墓室内精美的砖雕斗拱及壁画
石棺占据墓室大部分空间
精美的“妇女启门图”砖雕壁画
出土的陶制香炉,上有莲花状浮雕
近日,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宜阳县赵保镇西赵村抢救性发掘出一座精美的北宋砖雕壁画墓,墓内壁画保存完好。
为了解更多信息,15日,我们跟随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一行来到考古发掘现场。
墓室保存完好,壁画色彩鲜艳
一座小小的墓室内,大大的石棺保存完好;石棺四周的墓壁上,可谓雕梁画栋:精美的砖雕斗拱,色彩鲜艳的壁画,栩栩如生的人物……
这座墓葬的墓室底部距离地面6米多深,从上面看,墓道、墓门、墓室保存完好,墓道为竖井型,门楼为青砖堆砌,墓室顶部塌落,顶下四周的砖雕斗拱、椽头、假窗等十分精美。一座石棺几乎占据了整个墓室,石棺的东西两头距离墓壁空间狭小,容不下一人通过。
墓室内壁均以白灰水抹面,上施彩绘壁画。壁画红白相间,有莲花等佛教元素。石棺的南侧墓壁上有浅浮雕佛像,北侧墓壁上有一扇砖雕砌的假门,假门上绘有北宋壁画墓中常见的“妇人启门图”,一位头戴白色头饰的女子,欲从一扇半开启的大门推门而出,神态惟妙惟肖。
负责现场发掘的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隋唐研究室工作人员王炬介绍,该墓葬墓室保存完好,没有被盗痕迹。该墓葬的墓室南北长约2.48米,东西宽约2.45米,墓道宽约1.2米,石棺东西两端宽分别为1.2米和1米。与以往发掘的宋代壁画墓相比,该墓葬的砖雕和壁画更为精致。
墓主人身份确定,为北宋张姓居士
该墓主人是谁?为何有佛教题材壁画?
在石棺的南侧放置的一块墓主人墓志铭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因为墓室空间狭小,墓志上的文字无法在现场一一辨认。但在拍摄的照片上,墓志开头的“宋故张居士”等小楷清晰可见。
王炬分析,该墓主人应为宋代的张姓居士,生前应为在家修行的佛教信众,因此壁画中有佛教元素。
此外,王炬介绍,在发掘过程中,他们在墓室里发现了白瓷、青瓷瓷器碎片,还有一件陶制香炉,香炉上有莲花状浮雕,炉内残留有香灰;在从墓道中清理出的碎瓷碗内,有红、白、黄等颜料残留,应该是画壁画时用的。
“墓室刚打开时,壁画的颜色更加鲜艳。从墓志铭及墓葬形制看,这应该为北宋时期的墓葬。”王炬说。
壁画、石棺或打包搬迁
据史家珍介绍,与汉代壁画墓相比,洛阳市现有发掘的宋代壁画墓渐趋平民化,壁画题材主要有升仙、孝子故事、建筑彩绘等,其中家居生活类内容最丰富。本次发现的与佛教相关的砖雕壁画墓并不多见。此外,这座砖雕壁画墓壁画保存完好,十分难得,为研究宋代葬制葬俗、建筑、佛教信俗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壁画十分脆弱,对存放环境要求很高,墓室被打开后,壁画很容易被氧化,出现褪色、干裂,因此在发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据介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墓壁上喷洒药水溶剂,对壁画进行封护、加固、防霉、防菌处理。
史家珍说,之前发掘出的墓葬壁画,有比较厚的白灰层打底,可以揭取修复,而这座墓葬墓壁只用了白灰水打底,壁画与砖雕结合完美。为保护这些砖雕壁画,他们将根据下一步发掘情况,想办法将石棺运出,并考虑是否要对这座壁画墓进行整体打包搬迁。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