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的位置:洛阳站洛阳动态正文
群艺活动欢欢乐乐走向常态化
2011年04月20日    洛阳网    浏览数:1001

“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河洛文化民俗庙会……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群艺活动高潮迭起,不仅令市民大饱眼福,也向外地游客展现了洛阳人的精神风貌。

这几天,家住西工区的张应建老两口每天都搬着小凳子来到周王城广场,“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的节目还没开始,便早早地坐在舞台下面。

“来得晚就没地方坐了。我们最喜欢看百姓舞台的比赛,好多群众演员的节目也很棒!”张应建笑着说。

群艺活动如火如荼

牡丹文化节期间,“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的节目天天在周王城广场上演,不仅有戏曲名家带来的专场演出,还有百姓舞台中市民演绎的歌舞、戏曲、杂技等。据统计,自4月2日活动启动至今,平均每天有80至120名群众演员参与演出,吸引6000多人观看。

火热的场景也出现在第21届河洛文化民俗庙会上。4月13日,第21届河洛文化民俗庙会在洛阳民俗博物馆开幕,入口处挤满了前来参观的市民和游客,精彩的民间绝活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得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突出地方特色是发展趋势

“举办‘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尤其是百姓舞台的比赛,不仅给市民提供了一个展现个人才艺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同时也向外地游客展现了洛阳人的精神风貌。”洛阳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科的相关负责人说。

谈及洛阳市群艺活动今后的发展,该负责人介绍,突出地方特色将是群艺活动的发展趋势。2010年洛阳市组织编排的牡丹健身舞,带动众多市民争相学习,锻炼身体。而牡丹健身舞所选用的全都是以牡丹为题材的歌曲,也彰显了洛阳的地方特色。

在2011年的河洛文化民俗庙会上,汝阳南庄木偶戏等洛阳民间绝活的演出,不仅展示了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也有助于洛阳市更好地抢救、保护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群艺活动逐渐常态化

洛阳市的群艺活动正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如“文化进社区”活动在市民家门口演出,周末剧场在洛阳歌剧院每周都有更新剧目,此外文化部门还为社区文娱队免费提供演出设备等。这一系列的群艺活动推动了洛阳市基层文化建设,提高了市民参与积极性。

如何使群艺活动进一步常态化呢?洛阳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科的相关负责人说:“就拿‘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来说,年年办年年都要搭台,费时费力。另外,活动期间主会场周王城广场精彩不断,各县(市)区分会场演出节目却相对分散。所以我们正在筹划设计一个固定的舞台,把这个活动长期办下去。”

责任编辑:洛阳艺术

“品悦丝意 芬芳女神节”活动在博艺文创园开
篆隶楷行草·写不尽军旅情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寻溯洛阳十三朝 洛阳市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委员会写生采风活动第二站
七一党旗红 文化润社区
洛龙区书协“七一”主题创作活动走进石油社区
博艺文创园党支部开展“追寻红色印记”主题党日活动
大家的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25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