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的位置:洛阳站洛阳动态正文
图文:莲花洞伽叶像,见证民族大融合
2011年04月19日    洛阳网    浏览数:1684

老照片

2011年4月15日摄

“你看这张迦叶像的照片,面部表情多么传神,代表了北魏造像艺术的水平,堪称精品中的精品!”日本学者关野贞教授20世纪初拍摄的龙门石窟莲花洞照片中,侍立主尊释迦牟尼像左边的保存完整的大弟子迦叶像,让原龙门石窟研究所所长刘景龙为之惊叹。可惜,伽叶像的头部,如今却遗落法国。

关野贞镜头下,迦叶像保存完好

莲花洞,系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5—527年)所造,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得名。和其他洞窟佛像的坐姿不同,莲花洞一佛二弟子均呈立姿,仿佛释迦牟尼佛不远万里,一路风尘,从遥远的印度来到中国弘传佛教,大弟子迦叶、二弟子阿难亦步亦趋,致礼肃立。

当年,关野贞教授到龙门石窟拍摄这张照片时,莲花洞内的佛像保存得相对完好。佛像、佛雕清秀华丽,显现着佛陀世界的庄严和繁荣。洞窟两壁刻满了大大小小的佛龛,布局或层次分明,或错落有致,龛额构图精美,精雕细刻,变化多端。

值得注意的是,这张照片中,主尊释迦牟尼、大弟子迦叶造像,均保存尚好。释迦牟尼佛面容慈祥,慈祥的目光俯瞰众生,但左右两臂均已折断,身上还残留着某些游人“到此一游”之类的涂鸦;最有艺术价值的是照片右下部的大弟子迦叶头像,但见他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身着厚重宽大的袈裟,手持锡杖,恭敬地侍立一旁,好似一西域苦行僧。

今天的莲花洞,虽然比过去洁净多了,但令人遗憾的是,释迦牟尼的头像大部分已经损坏、迦叶头像已整体遗失,只留下醒目的凿痕,提醒着我们曾经发生的悲剧。

迦叶头像,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刘景龙说,1910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是龙门石窟文物遭遇盗凿最严重的时期。根据现存资料,莲花洞释迦牟尼、迦叶的头像,应该是在1935年至1940年之间遭遇破坏和盗凿的。

“我认为,莲花洞内最有艺术价值的就是大弟子迦叶的头像。而迦叶头像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一看他就不是中国人的形象,而是类似今天印度人、欧洲人的形象,和卢舍那等传统中国佛像明显不同,代表了鲜明的北魏塑像风格。”刘景龙说。

资料记载,迦叶头像经过中外文物贩子的盗凿、转卖,最终落户法国吉美博物馆。该博物馆由里昂工业家爱米尔·吉美先生于1889年创立,位于巴黎第16区,主要展现埃及、古罗马、希腊和亚洲国家的宗教文化。

爱米尔·吉美曾到埃及、希腊、日本、中国和印度等文明古国旅游,收藏了大量艺术品,包括自18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品两万余件,仅龙门石窟的迦叶头像,就珍藏了两个。

迦叶头像,北魏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印记

“迦叶的头像,为何不像汉族人?”记者问。

刘景龙说,释迦牟尼、迦叶都是印度人,因此早期的佛教画像、雕塑,都保持了印度人深目高鼻的特点。隋唐之后,随着中国佛教逐渐汉化,佛像也逐渐有了汉族人的特点,像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和中国民间的观音菩萨像,都有鲜明的汉人特点。迦叶头像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处在北魏佛像逐渐汉化的这个敏感的时间点上。

众所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决策迁都洛阳、促进民族大融合,是主要内容。北魏鲜卑族,原来活跃在东北大兴安岭一代,之后拓跋氏鲜卑人移居山西,创建北魏王朝,从大同迁都洛阳,穿汉服、学汉语,逐渐汉化,有力地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从佛教造像艺术上看,鲜卑族统治者在山西云岗石窟雕造的造像,和洛阳龙门石窟的早期北魏造像,风格类似,人物都像印欧人种,深目高鼻、身材修长,明显不像汉族人。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促成的民族大融合,使得佛教造像艺术也逐渐汉化,而佛像汉化到隋唐时期达到高峰,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便是其最高水平的艺术象征。

刘景龙说,如果你对此感兴趣,不妨从迦叶像等北魏造像入手,了解佛教逐渐汉化的历史,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

责任编辑:洛阳艺术

七一党旗红 文化润社区
笔端寄思,传承文脉——洛龙区书协参与龙门石窟白园清明祭贤活动
洛龙区书协“洛艺生辉 福送万家”义写春联送祝福活动(五)
“龙门石窟文化艺术进校园暨图书捐赠仪式”在洛阳市第十一高级中学举行
守望——宋新喜龙门石窟造像绘画艺术展12月25日在洛阳开幕
展讯丨“纪念龙门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周年” 守望——宋新喜龙门石窟造像绘画艺术展
大家的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25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