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年首届牡丹花会到2011年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各类庆典演出活动不断丰富——从单一的开幕式晚会,到大型文艺庆典、明星演唱会、知名演出团体演出……不仅烘托了节会气氛,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品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节会庆典演出不断品种丰富
开幕式庆典晚会、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父亲》、甘肃省歌舞剧院的舞剧《丝路花雨》、费玉清“花开富贵”世界巡演·洛阳站、周杰伦“超时代”世界巡演·洛阳站……2011年牡丹文化节的各项演出活动引人注目。
洛阳市花会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最初的牡丹花会只是以游园赏花、经贸活动为主,文化活动很少。1987年以后,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和部分明星演唱会陆续出现在洛阳牡丹花会的舞台上。后来,参加花会庆典演出活动的国内外一线明星大腕儿逐年增多。尤其是洛阳新区体育场、体育馆启用后,每年4月,洛阳市举行的大型演出就有10多场,再加上洛阳歌剧院举行的大小演出,牡丹节会期间举行的文艺演出有几十场之多,这也成为牡丹节会期间吸引外地游客的一大因素。
牡丹庆典形成“洛阳模式”
牡丹花会成功举办10多年后,洛阳的庆典演出活动已有了较大发展,但各类大型演出活动还多是政府行为。从2002年起,“政府主导,商业运作”模式在牡丹节会各类庆典演出活动中被成功运用,洛阳从事各种演艺活动的文化传播公司、中介公司也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以牡丹节会为平台,各类文艺演出活动抢滩洛阳,港台及国外明星聚集洛阳,为洛阳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演出氛围,进一步提高了洛阳的文化层次和城市品位。
知名晚会策划人、曾参与策划10余次洛阳牡丹花会庆典晚会的毕启亮说,洛阳牡丹节会庆典晚会转向市场化运作并逐渐成熟,打造出了独有的依托牡丹节会平台进行庆典晚会市场化运作的“洛阳模式”,这不仅为洛阳市其他文化演出活动作出了示范,也为国内其他城市探索文化产业化道路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牡丹庆典带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刘玉来认为,牡丹节会与庆典演出相得益彰。一方面,以牡丹节会为平台,为演出活动聚人气,促进了洛阳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发展;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外一线明星的到来,吸引了更多人认识洛阳和牡丹文化节,大大提高了洛阳的知名度,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责任编辑:洛阳艺术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