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的位置:洛阳站洛阳动态正文
“798笑工厂”:洛阳“先锋话剧”在这里启幕
2011年04月15日    洛阳网    浏览数:1496

《牡丹不了情》中的角色们正在“玩穿越”。

当洛阳歌剧院里的经典剧目正演得如火如荼时,当周王城广场上百姓狂欢的舞台正热闹异常时,您可知道,牡丹文化节里,一种全新的演出形式——洛阳本土“先锋话剧”也逐渐流行起来。

针对70后、80后、90后,以时下最流行的题材为基础,用最流行的词汇、最搞笑的语言串起情节,力图在一个半小时内使全场观众爆笑不止、释放压力……这就是“先锋话剧”的表演目的,也是打造洛阳“798笑工厂”的李琼和史洁两个洛阳姑娘的目的。

1 大胆尝试,开启洛阳“先锋话剧”大幕

三个盗墓贼,一张藏宝图,一支牡丹花簪,一个冤魂女鬼,情愫纠结、千古绝恋、极度穿越、爆笑冲天——连日来,每晚8时开始,洛阳市工人俱乐部里都会传出阵阵笑声、掌声。

吸引观众的,是一部名为《牡丹不了情》的话剧。光听名字,您或许会觉得这是一部历史剧或戏剧,可如果我告诉您,这是一部时下最流行的穿越题材话剧,里面不仅有洛阳牡丹、杜丽娘等传统内容,还融合了如今大街小巷传唱的《忐忑》、老少皆知的幸运52答题模式、最流行的机械舞等,您一定会感到疑惑。这就是洛阳本土的“先锋话剧”。

在洛阳搞“先锋话剧”,还是个大胆的尝试。做这个尝试的,是洛阳的两个80后姑娘——李琼和史洁。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史洁是个话剧迷,从步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起,她就梦想着能自己创作并排演一部话剧。2006年从中戏话剧专业进修毕业后,她就和一群同学、朋友在北京搞起了小剧场话剧创作。几年的尝试,让史洁逐渐了解“先锋话剧”的创作方式和这一话剧的市场需求,也让她慢慢萌发了在洛阳开辟这一市场的想法。

想到就要做到。2010年,史洁从北京回到家乡洛阳,开始了她的梦想之旅。不久,她遇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做过演出经纪人的李琼。当时,李琼刚刚注册了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可具体怎么发展,她还没有大方向。

听完史洁的想法,李琼也是兴趣颇浓。“‘先锋话剧’在大城市很流行,可在洛阳还是个新鲜玩意,年轻人就喜欢新鲜的事物!”李琼笑着说。想法差不多,两人决定合作,于是就有了“798笑工厂”这个专门打造洛阳“先锋话剧”的项目。

很快,她们就列出了计划:利用2011年的牡丹文化节这一国家级盛会的平台,来熟悉市场、开拓市场!

2 “养出”话剧氛围,娱乐“798”群体

话剧这个词,在洛阳并不新鲜。可要说“先锋话剧”,许多人或许还不了解。

在史洁和李琼创业的初期,她们也常常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李琼说,决定搞“先锋话剧”后,她就和史洁进行了分工。史洁负责剧本的创作和编排,而她则负责外围的联络及市场的开拓。“每次和别人谈起这个话题,大家都很迷茫,不知道是啥意思。”李琼告诉记者,每次出去做市场推广,她都要提前准备很多资料,见人就派发。

李琼推广的对象为三个群体:70后、80后和90后。用她的话说,这些群体既了解社会的各种流行元素,又喜欢追逐新鲜事物,同时在紧张的社会压力下,又需要一定的情绪宣泄空间。

在李琼忙着开拓市场的同时,史洁的剧本创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确定这个项目已经是2月底,要赶在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推出,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史洁说,稳妥起见,她决定先对一个成熟的剧本进行改编。史洁选择的对象是已经在全国各地上演过300多场的话剧《来世许你个今生》。

《来世许你个今生》源自李耀林导演对经典香港电影《倩女幽魂》的彻底颠覆,而史洁要做的,是对《来世许你个今生》进行彻底颠覆。

说起这个创意,史洁解释说,这绝对不是当下市场热捧的“恶搞”,也不是过度夸张的“无厘头”,它更像是一个斑驳古旧的老酒壶,物件儿是您认识的,可里面装的酒是什么味道,却需要亲自品了才知。

为了与洛阳观众“口味”接近,史洁对这个剧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她收集大量社会热议话题、流行元素、时尚理念,综合多种文化艺术门类,决心打造一部具有洛阳地方特色的情感话剧,并最终决定将这部话剧的名字定为《牡丹不了情》。同时她还邀请了自己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的同学、朋友来担任主演。

剧本创作出来了,观众群体怎么样?两人笑着说:“第一次尝试,我们就是抱着赔本的打算来做的,前几场都大量赠票,邀请大家来看,等大家慢慢地喜欢上这种话剧了,我们的市场自然就有了!我们有信心,要在洛阳慢慢地‘养出’话剧的氛围!”

3 打造本土剧目,做自己的小剧场

“养出”话剧氛围?您一定觉得这两个姑娘的口气很大。可她们很执著,而且,她们的目标是打造有洛阳地方特色的本土话剧,做属于自己的小剧场。

史洁说,通过近年来她对全国各地话剧市场的了解,除了一些经典保留剧目以外,最受观众喜欢的还是一些本土剧目。据统计,北京、上海的话剧市场,六七成都是本土剧目,有的话剧甚至一演就是几十场。“洛阳的话剧为什么还没有热起来?不是洛阳的观众不爱看,是因为洛阳目前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本土话剧。”李琼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12日晚,话剧《牡丹不了情》演出结束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观众,他们纷纷表示,以前总觉得话剧离自己特别远,可看了这部剧后,觉得里面有许多熟悉的洛阳元素,感觉特别亲切。的确,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洛阳铲、牡丹花会、牡丹花簪……一个个洛阳元素串起的故事,让话剧与洛阳人有了“血缘”联系,也让观众看得有滋有味。

“年轻人更喜欢题材和现代青年生活贴近或者幽默诙谐的剧目,与生活脱离、剧情沉闷的话剧很难有市场。”毕业于中戏导演系、在《牡丹不了情》剧目中担任导演和演员的侯勇也同样这么认为。侯勇在北京一直从事小剧场话剧的导演和演出工作,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北京的小剧场话剧已经非常火爆,尤其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而洛阳和北京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他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洛阳的这个市场一定会慢慢地被开拓出来。

14日晚8时,开始了《牡丹不了情》的第六场演出。当舞台的大幕徐徐拉开时,站在后台的李琼和史洁看着满场的观众,听着此起彼伏的掌声,两人几乎掉下了眼泪。她们说,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演员,请来的这些大学生演技也尚显稚嫩,剧本也有需要推敲的地方,但连续六天的演出,观众一天比一天多,我们特别受鼓舞!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两个姑娘告诉记者,目前她们正在物色更加合适的演出场所,必要的话,她们还准备以自己的房子做抵押,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剧场。她们告诉记者,在《牡丹不了情》演出的这些天里,不时有观众打电话询问演出情况,还有许多热爱表演的人渴望加入她们的队伍。大家的支持,更加坚定了她们让“先锋话剧”在洛阳扎根的信心。

责任编辑:洛阳艺术

洛阳市第三届牡丹绘画技能大赛征稿启事
鹊华掇英·洛邑风华作品联展在洛开幕
洛阳市民协副主席王飞剪纸亮相国际舞台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寻溯洛阳十三朝 洛阳市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委员会写生采风活动第二站
洛阳市美协青年美术家座谈会召开
笔墨丹青写大爱 春风情暖洛阳城
大家的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25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