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木偶神话剧《火焰山》
您还记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4个身着红、黑、绿、白盔甲的木偶人吗?那是福建泉州木偶剧团的木偶戏《四将开台》。
2011年4月15日、16日,该剧团将携大型木偶神话剧《火焰山》来洛演出。泉州木偶有哪些独特魅力能够入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
独特魅力:提线数量多,演绎方式新
泉州木偶剧团的工作人员说,人们通常看到的木偶剧表演多是在舞台前方用一块幕布或小屏风作为遮挡,技师在幕后操控木偶进行表演,悬在木偶身上的提线大多在10条左右。
相比常见的木偶表演,泉州木偶无论在木偶的造型设计上,还是在操控手法上,都可谓“独一无二”。
剧团工作人员说,他们的木偶身上一般悬有30多条提线,提线数量是全球提线木偶中数量最多的。木偶还可以手脚一起动,做出复杂的动作,这是杖头木偶等传统木偶难以达到的。
木偶不但能细腻地模仿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还能表现出人物的感情。其精细程度,是其它种类的木偶所无法做到的。例如,在《火焰山》中,观众能看到这样的画面:铁扇公主用芭蕉扇将孙悟空扇到数万里外,在音乐的伴奏下,孙悟空飞速旋转直至消逝——这个场景会给观众一种飞旋的感觉。
泉州木偶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它新颖的演绎方式。
据主办方盛世华彩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介绍,《火焰山》的表演以提线木偶为主,采用的是“天桥高台”的舞台形式,这样表演就会显得更灵活。
所谓“天桥高台”的舞台形式,就是技师在3米多的半空中,吊下木偶来表演,木偶由丝线操纵。
演出以提线木偶为主,配以杖头木偶、掌中木偶(也称“布袋木偶”)、人偶。观众看不到技师,技师在天桥高台上操纵木偶,杖头、掌中木偶在地下接应,从而形成了“天上地下,遥相呼应”的“天桥高台”舞台形式。
另外,一般的提线木偶线长只有1米多,《火焰山》中的提线木偶线长则达到4米,操作技法复杂。
底蕴深厚:有2000多年历史,声名远播
您别看这些木偶个头不大,可曾在上海世博会BIE(国际展览局)、北京国家大剧院、美国卡内基音乐厅等国内外知名场馆演出过,曾令不少观众如痴如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线戏”、“木人戏”,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宋元以来,流行于泉州地区,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剧团团长王景贤说,在全国各类木偶戏中,只有泉州木偶戏有自己的剧种音乐。他们剧团有700余出传统剧目,300余支由曲牌、唱腔构成的“傀儡调”。同时,他们的木偶戏也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独具特色的木偶制作工艺。
由于泉州的木偶制作工艺复杂,无法大量生产,所以经常供不应求。一些木偶或被收藏家收藏,或被放进商场橱窗供游客欣赏。
与我国传统的杖头木偶、铁枝木偶、布袋木偶等木偶种类相比,泉州提线木偶的表演难度最高。
剧团工作人员说,泉州提线木偶,一般系有30多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控起来也更加复杂。技师要想在舞台上熟练操控,绝非四五年就能练成,他们剧团不少技师都是从小开始练习的。
基于泉州木偶的独特,2006年5月20日,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扛鼎之作:《火焰山》是看家的绝活
《火焰山》是根据古典名著《西游记》改编而成,对“70后”“80后”而言,它的故事情节并不陌生。《火焰山》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被阻火焰山。孙悟空到芭蕉洞借扇灭火,却被铁扇公主用宝扇扇到海外仙山。后来,孙悟空大战牛魔王、铁扇公主,使唐僧等人翻越火焰山,踏上取经之路。
王景贤说,《火焰山》首演于1979年,至今已在国内外演出4000多场,曾荣获文化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一等奖”、2009 年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并荣获多项国际大奖,被人们称为“世界一流的木偶艺术珍品”。
《火焰山》是剧团看家的“绝活”,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经典剧目。该剧不但凝聚了泉州提线木偶的精华,也展现了它独有的“傀儡调”,特别是飞天遁地的打斗和龙宫美女的舞姿,更是引人入胜。
责任编辑:洛阳艺术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