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的位置:洛阳站洛阳动态正文
平乐贵族壁画墓:承唐之遗风,开宋之先河
2011年04月11日    洛阳网-洛阳晚报    浏览数:1140

唐代贵族壁画墓

基建施工过程中,发现圆形墓葬

据介绍,2011年年初,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新庄村再生资源产业示范基地在基建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组墓葬,随后,洛阳市文物工作队进入工地。经过几天的初步发掘,文物工作者发现这组墓葬群中最有价值的当属一座形制独特的圆形墓葬。

该墓葬墓道长约21米,宽2.4米,为斜坡式墓道;甬道两侧分别绘有两组壁画;墓室为圆形,直径约6.85米。

经过甬道进入墓室,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甬道两侧两幅精美的壁画。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汉唐研究室主任王炬告诉我们,出于对壁画的保护,壁画表面尚有墓土。

透过这些土,我们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到壁画上的人物形象:两侧壁画各绘有3个人,其中一人身着白色衣服,另外两人着黑衣,这些人物均为唐代文官扮相。

墓壁雕工精美,墓室顶部为穹形

沿甬道往里进入墓门,正对墓门的墓壁上有两扇由小砖砌成的红色大门。这些小砖从上至下错落有致,形成几十层的错层,十分精美。

沿墓门右侧望去,弧形的墓壁上,全部是由工匠用横砖、竖砖搭配砌成的桌子、箱子、柜子,形象非常逼真;沿墓门左侧的墙壁向里望去,则有砖砌的桌子、茶几等,茶几上方的墓壁上还有雕刻精美的水壶等。

仔细观察,在这些砖雕的建筑部件之间,还有许多彩绘的壁画。由于破坏严重,壁画上的图案依稀可见。

墓室底部铺有墓砖,除一块墓砖缺失外,其余墓砖保存完好。从墓室的结构推测,该墓葬的顶部应该为穹顶形状,距离墓室地面四五米,墓室类似于现在的蒙古包形状。

在市文物工作队的仓库内,我们见到了出土于该墓葬的铜质鎏金泡钉和铜质鎏金矛头。仅从这些就可判断,该墓葬的墓主人,级别一定不低。

承唐之遗风,开宋之先河

这座形制独特、墓主人身份尊贵的墓葬,在文物考古工作中到底有怎样的价值?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队长周立表示,此前洛阳市发现的唐代壁画墓葬比较多,但多属唐代早期墓葬,唐代晚期的壁画墓葬比较罕见。值得一提的是,该墓葬的穹顶圆形结构,在唐代晚期非常罕见,在宋代却很常见,体现了我国古代墓葬制度从唐代到宋代的演变过程。

已有资料显示,仿木结构砖雕墓应出现于唐末五代时期,北宋中期,逐渐达到应用高潮。

洛阳是发现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较多的地区,到目前为止,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已发现14座:后晋初期1座,宋代10座,金代3座。而此次发掘的这座晚唐墓葬,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洛阳地区晚唐仿木结构砖雕墓的空白,证明了这种墓葬形制肇始于唐末。在一定程度上,该墓葬有“承唐遗风,开宋先河”的历史价值。

据介绍,通常来讲,仿木结构砖雕墓的结构形制平面呈规则几何形,主要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等。

从这座墓的形制来看,墓壁上砖雕的桌子、椅子、茶几等,都是对现实生活中居室陈设、饮食起居状态的真实反映,特别是墓壁上的彩绘壁画,较之单纯的砖雕墓,能更形象、细腻地表达作者和使用者的意图。

墓志丢失,墓主人身份留悬念

听了这些介绍,您一定对墓主人很好奇。但遗憾的是,由于该墓葬被盗,墓志丢失,墓主人的身份目前很难确定。不过,文物工作者也从考古发掘情况中得到了一些线索。

据介绍,从发掘及发现的盗洞痕迹及被盗迹象看,该墓葬至少被盗3次。文物工作者在考古发掘中还听附近村民说,盗墓贼将墓志盗出后原本打算卖了赚钱,但辨别墓志上的文字后发现,该墓的主人非常有名,盗墓贼担心出手后被查到,随即将墓志埋在了地下。但现在,已没人能清墓志到底埋在了哪儿。

对于这种传言,文物工作者们认为,这虽是一种小道消息,但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墓主人身份的特殊性。遗憾的是,墓志离开了墓葬,再对上号就很难了。

责任编辑:洛阳艺术

防盗严密的唐吐蕃壁画墓
山西发现金代壁画墓 有完整“升天图”
“坐着公交游孟津”盛大启动(图文)
孟津卫坡古村落变样了(组图)
相约到黄河小浪底观飞瀑吧(图文)
第十三届洛阳会盟荷花节开幕(组图)
大家的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25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