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的位置:洛阳站洛阳动态正文
博物馆“文物医生”巧手“修复历史”
2011年03月17日    洛阳网    浏览数:923

“文物医生”正将文物将残缺补上,将腐朽去除。

走进博物馆,造型各异的文物让我们对先人的智慧和手艺惊叹不已,而事实上,一些精品文物之前可能只是一堆堆“碎片”。

洛阳博物馆新馆开展在即,走上展柜前,每件文物都要经过“文物医生”的手,由他们将残缺补上,将腐朽去除。“文物医生”为我们一点一点还原了文物的原始状态。

2011年3月16日上午,得到洛阳洛阳市博物馆的特许,我们走进了这个神秘的修复场所。

经过“医生”之手,铜盘“长”出了腿

一个浑身都是锈迹的铜盘,铜盘上的一条人形足脱落、盘周莲花瓣缺失两个,盘上的提链缺失一半……这样一件物品摆在你面前,你可能会认为这不过是个破盘子,既没有观赏价值,也没有研究价值。可经过“文物医生”的“治疗”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修复过的铜盘上,缺失的人足被补上,复制的两个莲花瓣被装到盘上,提链也被复原出来——这就是春秋时期提梁人足铜盘!

日前,在洛阳博物馆新馆的文物修复室里,来自全市各文博单位的修复专家正加班加点地忙碌着,因为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文物必须在他们的手中得以“复原”、走上展柜。

修复时尊重原貌,修复不好原状保存

洛阳市博物馆新馆一间近一百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十多位身穿工作服的文物修复专家正忙碌着,他们有的在清洁文物,有的用小刷子给文物除尘,有的则根据文物残片表面的纹路耐心地进行拼接……

“为了保证展出效果,所有文物上展柜前,都得在修复室里过一遍,比较完整的文物要进行除尘,一些破损的、有价值的则必须经过修复。”洛阳市博物馆书记周加申介绍说。

事实上,新馆布展的文物修复工作从2007年就开始了。洛阳市博物馆修复室负责人孙海岩说,2007年,市文物局组织全市文博系统的修复专家到首都博物馆进行文物修复工作培训;2010年,博物馆新馆进入启用准备阶段后,市文物局从洛阳市博物馆、市文物工作队、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偃师商城博物馆以及洛阳市博物馆字画修复室抽调出十几名专家成立了修复工作组,对所有需要在新馆展出的文物进行筛选。修复工作正式开始。

孙海岩说,对每件进入修复室的文物,工作人员首先会对它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查看有无缺损、能否进行简单的对接、是否受到腐蚀、腐蚀的程度如何,然后用纯净水对文物进行清洁,去除浮尘、杂质。根据除尘、简单对接后的情况,专家们会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制定修复方案时,他们会最大程度地尊重文物的原貌、最小程度地改变文物的原状。如果没有修复好,可将文物的各种碎片重新复原,不影响下次修复。如果实在找不到相关资料,就只能按照原状保存文物,绝不能凭主观对文物进行再创造。

不仅是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一尊唐代的三彩镇墓兽,第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兽身残断,兽面部、左耳、兽脸左半边胡子缺失均缺失,右耳残断,头部犄角大量缺失,右翼残断,翼尖多处缺失,左前腿残断……

咋一看,貌似是堆废品。可文物专家却很有耐心,负责修复的马正丽很快制定了修复方案。她先对镇墓兽的头部及面部彩绘部分进行了清理、封护,之后用钉子对兽身残断面及兽腿进行了固定,对一些残断面进行粘接,最后对缺失部分进行补救。

左耳缺失,右耳残断——可先根据右耳的整体轮廓对残断部分进行修补,再根据右耳的形状做个左耳的模子;头部大量犄角缺失——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同时对比同年代其他镇墓兽的形状最大程度地复原部分犄角……

修复文物的最后一项工作,通常是“作旧”。这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修复员不仅要有纯熟的技巧,更要有对色彩的敏锐观察力和分析力。

“是否仿色做旧、仿色做旧到什么程度,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孙海岩说,这是一个对美的理解和把握度的问题,需要长期经验积累。

修好一件文物,等于还原一段历史

将零散的碎片一一归位、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这是文物修复专家修复文物最主要的目的,用周加申的话来说就是“修好了一件东西,等于还原了一段历史”。

孙海岩说,一件破损的文物是否要进行修复,首先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修复的这件文物以前很少出现过,或在国内展出的数量有限;二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三是经过修复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然而,修复文物时通常会在文物上附加其他材料,如此一来,文物的历史价值还能完整地存在吗?文物修复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孙海岩表示,2007年他和同事到首都博物馆学习修复技术时,带了一件在洛阳出土的铜壶。但这个铜壶破损非常严重,仅碎片就有103块。首都博物馆的专家看后开玩笑说,这个铜壶,3000块钱都不值!

可是经过几个月的精心修复后,当他们把一个完整的春秋时期的铜壶呈现在大家面前时,首都博物馆的专家居然表示,要出100万元收购铜壶。

当然,对文物修复的价值,我们不能仅仅用“值多少钱”来衡量。周加申说,文物自身的历史价值在修复前和修复后,是不会改变的,修复是为了让文物延年,给后人留下资料,让后人在技术更先进的情况下,可辨识、再次修复文物。

“严谨的文物修复对考古研究帮助很大,因为若仅通过出土的碎片、残缺或锈迹斑斑的文物,很难客观、全面地分析出一个时代的工艺特点。文物修复后,可让参观的普通民众更直观地了解它,甚至了解历史、还原历史!”周加申如是说。

责任编辑:洛阳艺术

第九届博物馆行业创新发展论坛顺利召开
天下客家 根在河洛——重走客家路主题摄影展作品赏析(三)
天下客家 根在河洛——重走客家路主题摄影展作品赏析(二)
天下客家 根在河洛——重走客家路主题摄影展作品赏析(一)
洛阳市美协插画漫画绘本艺委会走进洛阳汉画艺术博物馆采风活动
大运河沿线博物馆专家学者齐聚洛阳 共同讲好“运河故事”
大家的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24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