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的位置:洛阳站洛阳动态正文
让中国的“国民之花”香飘世界(组图)
戚帅华/文 高均海 王丽/图    2015年05月07日    洛阳网    浏览数:1041


调查者高均海(右一)与接受调查的美国夫妇及翻译合影留念



阿联酋姐妹花走进摄影棚接受“影像调查”



美国游客在翻译指引下观看摄影大展



世界国花摄影大展吸引众多游客


核心提示


4月的洛阳,牡丹的盛会。每年这个时候,不约而同,人潮从四面八方涌来,共赴这场与花的约会。在刚刚落幕的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来洛的海内外游客逾2174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就超过21万人次。


牡丹花,缘何有这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国色天香”的背后,反映出怎样的社会认知?就在今年牡丹花开之季,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洛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洛阳日报报业集团视觉总监高均海组织开展了“花与世界”——世界国花摄影大展,并进行了“国民之花牡丹影像档案”调查活动。他在追寻答案。


游客纷纷为洛阳牡丹点赞


近日,我们在白马寺景区进行调查时,遇到了两位来自河北唐山的游客,两位女士头戴鲜花,在人群中非常惹眼。


“洛阳的牡丹花非常好看,看了感觉心情非常舒畅愉快,不愧是国色天香。”其中一位游客杨亚菊说。


杨亚菊的同伴李彤说:“来洛阳看了牡丹才真正体会到‘国色天香’这个词的含义,牡丹不愧为‘国民之花’,名不虚传。”


今年70岁的北京游客郭金兰是绘画老师,她与洛阳牡丹结缘已有27年。


“27年前,第一次来洛阳看牡丹,我太震撼了,牡丹非常雅,也非常纯洁,是一种宏大的美,花开满园时,非常振奋人心。”郭金兰说。


为记录牡丹的美,郭金兰每年有空都会坚持来洛画牡丹。从初次画牡丹时的笨拙到如今的栩栩如生,郭金兰说,她收获的不只是艺术方面的进步,更有对“生命之美”的感悟。


郭金兰表示,因为牡丹象征富强、强盛、华贵、富贵。国兴花荣,牡丹花形多,花朵大,一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之相,象征着祖国的繁荣昌盛,是名副其实的“国民之花”。


众多游客就国花话题发表看法


高均海介绍,“国民之花牡丹影像档案”调查活动,是让游客针对“牡丹是否应成为国花”发表看法,填写问卷调查,并为参与调查的游客进行“牡丹与世界友人”的主题摄影,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建立影像资料库,整理汇编制成画册和视频。


该活动自4月10日启动以来,调查人员已经先后走进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洛阳博物馆、龙门石窟、白马寺、明堂、高铁龙门站等游客较集中的场所进行调查,已有300多名中外游客参与调查。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我国有国旗、国徽、国歌,也应有国花,国花应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习俗风貌,让外国人一看到就联想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在回答“中国的国花应是什么花”时,参与调查的游客纷纷表示支持牡丹成为国花。


来自辽宁省通化市的游客王旭鸣表示,自唐宋以来,牡丹便有“国色天香”之称,被誉为“花王”。一提到牡丹,中国的老百姓就知道它是花中之王,而且历代帝王和文人也都推崇牡丹,可见它已被人们认可。


牡丹香飘世界助力洛阳“走出去”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名句,无不印证着中国人对牡丹的偏爱和执着。

“花象征和平、幸福,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国花。”高均海介绍,作为洛阳市民,他喜爱牡丹,喜欢牡丹文化,想为牡丹当选国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此,在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高均海组织举办了“花与世界”——世界国花摄影大展,面向全球特别是面向各国通讯社的专职摄影记者、摄影师、旅行爱好者等,征集以世界各国国花为拍摄主题的摄影作品,通过“外国人拍牡丹、中国人拍牡丹、外国人拍自己国家的国花、中国人拍外国的国花”的形式,让世界各国国花在洛“盛放”,促进与各国的文化旅游交流。同时,开展“国民之花牡丹影像档案”调查,为牡丹建立影像档案。


高均海说,虽然本届牡丹文化节已经结束,但“国民之花牡丹影像档案”调查仍将继续进行,5月8日至10日,调查人员将走进北京景山公园,在那里举行的第19届牡丹文化节上进行调查。


高均海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在新时期下,增强洛阳牡丹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让洛阳牡丹香飘世界,为丝路起点洛阳开启一段走向世界并与世界各国交流沟通的新航程。

洛阳市9个文艺家协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主席团
洛阳市第三届牡丹绘画技能大赛征稿启事
鹊华掇英·洛邑风华作品联展在洛开幕
洛阳市民协副主席王飞剪纸亮相国际舞台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寻溯洛阳十三朝 洛阳市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委员会写生采风活动第二站
洛阳市美协青年美术家座谈会召开
大家的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25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