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的位置:洛阳站洛阳动态正文
图文:洛阳市民向洛阳市民俗博物馆无偿捐献明代莲花石盆
2011年02月14日    河南文化产业网    浏览数:1268

明代莲花石盆

据王支援介绍,就目前所知,莲花石盆在唐朝开始出现,多为寺庙中摆设,用于净手、消防、养鱼等,后来逐渐成为豪宅大院的观赏品,不过一般人家是买不起的,只有有地位的大户人家才会有。“王家人把这对莲花石盆捐献出来,他们的觉悟、风格令人赞赏和敬佩。”王支援表示。

这是一对祖传的明代莲花石盆,每个重200多公斤,上面雕刻有莲花荷叶,线条十分优美,底座保存完好。近日,这对珍贵的明代莲花石盆,被市民王继宗一家人无偿捐献给了洛阳市民俗博物馆。

王家先祖与王铎同时代

今年85岁的王继宗老人是孟津县会盟镇人。今天,老人的儿媳妇打电话说,他们家有一对祖传的明代莲花石盆,家人商量后一致同意将其捐献给博物馆,但不知道怎样联系。

我们来到郑女士家中,见到了王继宗老人。他说自己是铁路工人,17岁就离家从事铁路运输工作。“小时候,俺爷说他的爷爷告诉他,这对莲花石盆是祖上传下来的。平时用来种些花菜,养些金鱼。”老人说,可是因为他外出工作,很少在家中居住,这对花盆就一直保留在家中。

花盆是祖先留下的,那么王家的祖先是何许人也?王继宗说,他爷爷曾告诉他,他们的祖先叫王稚鼎,与王铎是同一个时代的人。随后,老人拿出一本孟津县志,我们看到上面这样介绍王稚鼎:字大羹,号宝拙,孟津人,明朝天启甲子即1624年举人,而王铎则为明朝天启二年即1622年进士。

“王铎故居在会盟镇东大街,我家老宅在会盟镇西大街,两者相距不到500米。”王继宗说,由于他们家里没啥人居住,老宅在解放后被拆除重建了。他小的时候,他爷爷还带他与王铎后人叙关系、排过辈,至于两家有没有族群关系,当时并没说清楚。

王继宗说,他的先人王稚鼎曾任蓟州知州。蓟州位于天津市之北,燕山脚下,唐代称蓟州,1913年改名蓟县。当时,王稚鼎在此任知州,当地人民遭受兵灾战祸,流离失所,王稚鼎捐俸赈济,解救贫苦。后来,王稚鼎调任保定府同知时,饥民闹事,朝廷命令他去“平反”,他遂亲往察看,安抚救济,使老百姓安定下来。后来,王稚鼎还担任户部员外郎,不久即告老还乡,终年83岁。

莲花石盆屡遭劫难而幸存

王继宗说,他们家老宅在解放前是一套典型的四合院,当时有三道门,这对花盆就摆在二道门口,当时大门口还有一对石狮子、一对上马石。不过,后来这些东西大多惨遭毁坏,有的不见踪影。

“我小时,家里还摆有十几个牌位,后来都被烧毁了。”王继宗说,小时候过年,他总要按照爷爷的要求跪在祖先的牌位下磕头上香。“那时候小,跪着跪着就溜跑了。”

因为老宅很长一段时间没人居住,家中所剩的小件物品便被小偷偷走了。这对莲花石盆,躲过了文革浩劫,也多次躲过了小偷的光临。“前几天夜里,还有小偷溜进家里,把一个莲花盆移了几米远。因为花盆很重,小偷没来及弄走就被家人吓跑了。”

“这对祖传的莲花石盆,我其实早就想捐出来,捐给国家让更多的人看一看。”王继宗说,也曾有许多人要出钱收购这对莲花盆。“我们从来都没有打算卖过。捐给国家,也让小偷打消对它的念头。”

一个莲花石盆,三个人抬不动

当天下午,我们与老人的儿子王常伟前往会盟。在王家老宅的旧址上,后来盖了新房,不过几间房屋上的瓦皮还是原来的,院子里还存放有不少青色明代古砖。

这对花盆就在院里的一道门前排放,其中一个仍然站在底座上,另一个则已脱离底座,被滚到几米开外,盆中泥土已被挖空。“这是小偷弄的,这个东西太重,一两个人搬不动,我在院里吆喝,把小偷吓跑了。”王继宗老人的妹妹说。

我们注意到,这对莲花石盆为青石雕刻,盆口直径约70厘米,盆高五六十厘米,靠近喷口部分为莲花花瓣,下部为荷叶,线条优美。记者与王常伟等3人试着抬起,却没能搬动,花盆重200多公斤,底座也有100多公斤。

随后,市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王家老宅。大家找来粗绳子,小心翼翼绑住花盆底部,又找来两个铁棍,六七个人花费半个多小时,才将花盆搬上车。

莲花石盆珍贵,无偿捐献可嘉

“明朝的,这就是明朝的东西。”洛阳市民俗博物馆馆长见到花盆,激动不已地握住王常伟的手。

王支援说,这种莲花石盆十分珍贵。目前,该馆收藏有一个唐代的、一个宋代的花盆。唐朝的莲花盆更大,清代的莲花盆没有莲花瓣。“这莲花盆成对儿,底座也保存完好,十分难得。”

据介绍,洛阳市民俗博物馆将抓紧时间调查资料,制作标牌用于展览,让更多的市民看到这对精美的莲花石盆。

责任编辑:洛阳艺术

图文:洛阳市博物馆汉唐陶佣系列将进行长期展示
250余件精品陶俑将在洛阳市博物馆新馆展出
洛阳市博物馆新馆改造在即,2011年花会全新开放
大家的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25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