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民办博物馆队伍又添“新丁”了!记者25日从洛阳市文物管理局获悉,经河南省文物局审核验收,洛阳市又有13家民办博物馆正式获批,至此洛阳市的民办博物馆总数已达34家,占全省民办博物馆总数的一半以上。
为提高洛阳市民办博物馆的办馆水平和办馆质量,即日起,洛阳市成立民办博物馆整改提升工作组及专家组,按照国家文物局日前出台的《关于民办博物馆设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用3年的时间对所有民办博物馆进行改造提升;同时计划打造民办博物馆产业集聚区,为民办博物馆的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政策支持。
1、民办博物馆大家庭增加新成员
洛阳市民办博物馆筹建工作自2010年启动后,一直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今年又有13家同时获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洛阳市民俗博物馆馆长、市民办博物馆协会会长王支援介绍,目前这些已经获批的民办博物馆正在按照相关要求积极准备,预计在半年之内将会陆续开馆。
“民办博物馆的发展,与国有博物馆形成了良好的互补,随着民办博物馆力量的壮大,洛阳市建设‘博物馆之都’的愿望也将更近一步。”王支援说。
2、未来拟打造民办博物馆产业集聚区
“民办博物馆的数量在增加,办馆质量和水平也要进一步提高。”王支援说,前段时间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组织专家对全市已开馆的民办博物馆进行了暗访检查。从检查结果看,多数民办博物馆运营形势良好,但与国有博物馆相比,还有一些民办博物馆的办馆水平和陈展方式等有待提高,和国家文物局日前出台的《指导意见》还有一定差距。
为此,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特别成立了民办博物馆整改提升工作组,并从全市文博系统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专家组,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对全市的民办博物馆进行改造提升。
除此,王支援透露,鉴于洛阳市民办博物馆数量虽多,但位置分散,尚未形成集群效应的现状,市文物部门正在积极考虑如何让民办博物馆“抱团”发展的策略,未来计划打造一个民办博物馆产业集聚区,为民办博物馆的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形成优势互补,为洛阳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增加一个新的亮点。
新获批的13家博物馆
洛阳星月紫砂博物馆、洛阳钟鼎青铜艺术博物馆、洛阳白河书斋晁氏藏书博物馆、洛阳洛卫军品博物馆、洛阳保险文化博物馆、洛阳华源艺术博物馆、洛阳志成酒器博物馆、洛阳汉林古代珍藏博物馆、洛阳无篱园石雕艺术博物馆、洛阳胜利唐白瓷艺术博物馆、嵩县古陶文化博物馆、洛阳汉画艺术博物馆、洛阳上阳宫文化博物馆。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