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的位置:洛阳站洛阳动态正文
第二期洛阳文化产业论坛举行
杨玉梅 孙若楠    2014年07月28日    洛阳晚报    浏览数:1477

洛阳文化产业论坛自上月启动后,对洛阳市文化产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7月25日下午,受洛阳文化产业协会邀请,60多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齐聚凤翔山庄,进行第二期洛阳文化产业论坛的讨论。围绕如何深入挖掘“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有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最终形成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的话题,与会者进行了深入探讨。


业界喜事频传,带来机遇挑战


说起洛阳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得不提近两个月洛阳文化产业界的盛事:丝绸之路和大运河“双申遗”成功,洛阳是唯一一个“双申遗”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在京召开,洛阳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洛阳牡丹瓷成为国礼,走出国门……


喜事连连,依托的正是洛阳市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的任务就是借此机遇,把地下的变成地上的,把古人的变为今人的,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洛阳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唐景录说。


能够把古人的变为今人的,洛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水旺有发言权,他让一度沦为“地摊儿货”的唐三彩重新变成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方法就是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扩大宣传,提升品位。”高水旺说。


洛阳圣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志乐则将洛阳文化符号中的“河图洛书”“杜康造酒” “孔子入周问礼”等元素有机结合,开发出文化酒和礼品,这也是将文化转化为产品的一个例证。


新商业模式,助力产业发展


龙门博物馆馆长王迪从丝绸之路文物文献展说起,谈了博物馆文化产业权益共有模式的形成,独特的理念吸引了与会者的注意。


洛阳凤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凤鸣提出新的商业模式——易物交流平台,也引发了热议。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企业都可以参与进来进行易物,挖掘文化产品的价值,实现商品价值最大化。


不少专家指出,洛阳的文化产品丰富且分散,“单打独斗”难以形成规模,若能将资源整合,共同寻找一个新的营销发展模式,或可真正实现洛阳文化产业大发展。


笔墨丹青写大爱 春风情暖洛阳城
洛艺生辉-洛阳市牡丹诗词书法大展征稿通知
《名家教你画》丛书首发式在洛启幕
长城艺术沙龙第九期暨长城传承人文化艺术研究会年会筹备会议举行
洛阳市美协七届七次理事会召开
评论丨绘画的社会情绪价值——兼谈首届河南省青年美术人才推介工程青苗计划综合美术作品展
大家的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25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