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的位置:洛阳站洛阳动态正文
偃师发现罕见石构建民间庙宇已申报第七批“国保”
2010年11月23日    洛阳网    浏览数:1252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中,偃师市文物局文物工作队人员在偃师市大口乡郭村发现一座罕见的石构建民间庙宇建筑。据推测,该庙宇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庙宇内的石雕、石刻异常精美,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11月22日上午,记者与市文物局有关专家来到郭村,看到一座翘檐斗栱、别具一格的古建筑坐北朝南矗立在村边。这座石质结构的庙宇由大圣殿和太清宫两个大殿组成,门前的石狮子和柱础雕刻精美。大圣殿的形式为三架梁带前廊,其顶部为灰色板瓦,前檐下有石质斗拱8攒,斗拱两侧还有花卉图案,斗拱与斗拱之间有浅浮雕人物故事图6幅。由于年代久远,故事图的内容已不易辨认,但仔细观察看以看出,其雕刻的手法异常精细。殿内现在供奉着黑龙、白龙、猴王等“圣人”造像。太清宫建筑风格同大圣殿,只是刻划内容及楹联有所不同,殿内供奉的则是老子骑青牛。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博士赵晓军向我们介绍,这座老君庙不仅规模宏大、气派,而且石质料好,刻划艺术高超,可谓建筑精品。

这座罕见的庙宇是何时由何人修建的?该村66岁的村民郭崇安喜欢钻研村史,他告诉我们,在郭村,数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这座庙宇是一位名叫郭民膏的老先辈重修的,他为清朝乾隆年间的人。郭崇安仔细研究过庙宇上关于重修的一些文字资料,推断出这座庙宇的重修时间大约为乾隆48年左右,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责任编辑:洛阳艺术

2024年度中华文物保护传承项目志愿服务活动总结会议举行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城洛阳
商朝都城西亳
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文物与年轻人对话
故宫文创“上新” 《文物有灵》解谜手册带你边玩边学历史
单霁翔:文化保护非政府专利,民众参与更重要
大家的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25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