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协欧洲委员会代表参观洛阳博物馆
国际博协欧洲委员会代表参观洛阳龙门石窟
2010年11月3日至4日,国际博协欧洲委员会部分会员参观访问了洛阳与开封,之后,他们还将参加11月5日在河南博物院举办的中欧博物馆论坛和11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
在洛、汴期间,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斯洛文尼亚等欧洲多个国家的国际博物馆协会欧洲委员会的19位代表先后参观了综合类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和开封博物馆,专业类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以及唐代东都南城门定鼎门、开封古城墙遗址、龙亭和山陕甘会馆等历史文化遗迹。九朝古都、七朝古都厚重的历史积淀以及浓郁的中原风情深深吸引了欧洲客人。在古墓博物馆,他们高度赞赏该馆的建馆理念,在龙门,他们震撼于龙门石窟的宏大气魄和深厚内涵,在全国菊花展举办地的龙亭公园里,璀璨的金菊和恢弘的宫殿群相映成辉,让代表们赞叹连连,在开封博物馆内,大型情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以高科技的镜面成像技术被搬进了博物馆的展厅,更是吸引着代表们流连忘返。
“和中国的其他城市不同,开封没有太多工业化的痕迹,所以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希腊雅典贝纳基博物馆信息技术部部长IfigeniaDionissiadou女士说,“龙亭宏伟的宫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另外,站在山陕甘会馆内,我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古老气息。”
来自德国波恩联邦艺术展览馆的Bernhard Spies(中文名:裴海莉)女士曾经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身为中国通的她去过中国的不少城市,可是开封对他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早在北宋时期,一批犹太人来到了当时的都城东京(今开封)定居,并被允准归依中国,可保持本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最终,这支开封犹太人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此次到访开封,裴海莉女士就希望能够找寻到先祖们生活过的足迹。在龙门,Bernhard Spies为龙门石窟宏大深厚的文化内容所震撼,得知龙门石窟是经过数百年的雕琢而成时,她认为这得益于佛教的力量,与龙门石窟相类似的是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历经六百年而成,与龙门石窟一样同样得益于宗教的力量。各地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有相同之处。更令她感动的是隔着伊河看到了香山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号—香山居士即源于此,Bernhard Spies在学中文时酒醉心白居易的诗,看到香山寺,不由得想起白居易的那些动人诗句。
国际博协欧洲委员会一行在洛汴参观期间还就博物馆的运营、陈展模式等与两地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他们认为洛汴博物馆的运营理念有独到之处,陈列展览的布置能展示当地的文化面貌。洛、汴两地丰富的藏品也吸引了欧洲客人的注意力,有几位欧洲客认为这些藏品如在欧洲展览,肯定引起关注。
责任编辑:洛阳艺术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