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的位置:洛阳站洛阳动态正文
洛阳含嘉仓:深埋地下的隋唐传奇
2013年06月05日    洛阳网    浏览数:974

保护工程效果图

含嘉仓遗址位于洛阳市老城区北部,是隋唐时期的国家粮仓,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出土有铭砖、生活器皿、炭化粮食等遗物。其中,此次入选大运河申遗的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位于老城区古仓街,该仓窖以保存有大量的已炭化粮食而出名。

目前,160号仓窖保护展厅改建工程正在收尾,预计月底完工。

藏在深闺人未知

若问起含嘉仓的具体位置,恐怕大多数人只能含糊地回答:位于老城东北古仓街附近。

日前,我们沿环城北路来到古仓街,看到一道斜坡通往洛阳车辆段的大门。沿坡道上行,眼前出现一扇铁门,大门附近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含嘉仓遗址”。走进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大型仓窖遗址。该遗址就是入选大运河申遗的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

20世纪60年代末,焦枝铁路动工兴建。在兴建机修车间时,含嘉仓遗址被首次发现。“起初,我们还以为发现的是八角形墓葬。”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但快挖到底儿的时候,发现了铭砖,依据上面的文字信息,经考证为古代的粮仓。

后来,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一座大型唐代仓城遗址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该遗址共发现仓窖287座,它们东西成排,南北成行,排列有序。遗址南北长700多米,东西宽600多米,四周有城墙和城门,内部有十字形道路,由仓窖区、生活管理区和漕运码头区等组成。

曾为“天下第一粮仓”

含嘉仓是唐代“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又叫含嘉仓城,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是隋唐东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建立后,基本沿用了隋代的广通、黎阳、太原等仓,同时又增置了几处粮仓,其中最大的就是含嘉仓。

史家珍说,原来位于洛阳城北的回洛仓,曾是李密、李世民攻打洛阳时争夺的焦点,后因城外粮窖被占据,洛阳终因严重缺粮而被攻破。为了增强粮仓的守卫能力,并保证特殊情况下洛阳城内的粮食供应,唐王朝从隋末战乱中吸取教训,采取了变革措施,将含嘉仓建于都城之内。

同时,唐王朝还规定,东都洛阳以东的租米都先集中在含嘉仓,再由含嘉仓通过陆路运至陕州,含嘉仓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据有关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含嘉仓就有5833400石,占了将近1/2。

千年谷粒可发芽

1971年,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含嘉仓考古发掘正式开始。此次共发掘了5个仓窖,其中160号仓窖是重点,因为它还保存着一部分粮食。

经发掘,发现含嘉仓遗址内的仓窖形制基本相同,基本为口径12米,最大的口径约18米、深近12米,最小的口径约8米、深约6米,均口大底小,呈圆缸形。而且,仓窖的选址也十分讲究——地势较高,土质干燥,水位低,利于储粮。

令考古人员惊叹的是,当考古人员挖开160号仓窖上面的土层时,发现里面保存的粮食仍然粒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一吹,只剩下米粒,只是颜色有所不同,有的为棕色,有的则明显发黄。后利用仪器检测,发现这些粮食颗粒48%被炭化,52%是有机物。

更让考古人员意想不到的是,当时考古人员在仓窖的木板缝隙中,发现了一些谷子样的颗粒,取出来后第三天竟然发芽了。后送到原洛阳农科所培养,第二年竟长到膝盖高,还结出了果实!

“之所以能保存得如此好,在于其独特的建仓方法。”史家珍推测,当时人们修建含嘉仓仓窖时,先将挖好的仓窖用火烘干,并把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铺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席子;窖壁也照此处理,即先用两层席子夹一层糠,里面装粮食,边装边往上升。到离地面半米处铺层席子,席子上一层糠,糠上又是层席子,然后封土,一个粮窖才算完工。

160号仓窖展厅改建工程月底完工

唐代后期,由于隋唐大运河水量逐渐减小,漕运效率下降,粮窖大多废弃,含嘉仓的利用率也大为降低,宋末战乱被废弃。

洛阳市大遗址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洛阳市入选大运河申遗项目之一的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因保存有大量的炭化粮食而出名。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的考古发掘结束后,市文物部门就对其进行了保护展示。

此次,为更好地对160号仓窖进行保护展示,助力大运河申遗,洛阳市启动了含嘉仓160号仓窖保护展厅改建工程,将原有的保护棚拆除,再建一座钢架结构保护棚。

该负责人说,新的保护棚为独栋式布局,力求全面展示含嘉仓城的基本格局。目前,改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月底完工。

责任编辑:洛阳艺术

洛阳市9个文艺家协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主席团
洛阳市第三届牡丹绘画技能大赛征稿启事
鹊华掇英·洛邑风华作品联展在洛开幕
洛阳市民协副主席王飞剪纸亮相国际舞台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寻溯洛阳十三朝 洛阳市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委员会写生采风活动第二站
洛阳市美协青年美术家座谈会召开
大家的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25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