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的位置:洛阳站洛阳动态正文
首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论坛在洛举行
2012年09月28日    洛阳网    浏览数:730

核心提示

2012年9月27日上午,由河南省文物局和洛阳市政府主办,洛阳石窟研究院承办的第一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论坛在洛阳龙门东山宾馆举行。

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建问题”,来自国内外的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人员还就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洛阳市正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在此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专家们对文物保护和开发的矛盾是如何看待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采访。

1 文化遗产不是“摇钱树”,要保护,保护,再保护

“文化遗产不是‘摇钱树’,这是我们在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矛盾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zhān)的主题发言中,这句话多次出现。

郭旃说,这些年来,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取得的成绩很大,各地的“申遗”热潮非常高,可也有一些地方是抱着“从中赚钱”的想法“申遗”的。

“地方政府想以此‘赚’政绩可以理解,开发商想利用文化遗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也无可厚非,但在这个过程中,‘利’字一定不能太重,一定要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要保护,保护,再保护。”郭旃说。

对此,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遗产专家拉姆齐也非常赞同。拉姆齐认为,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许多地方都在考虑重建那些已经消失的、或者破坏比较严重的遗迹,这些想法其实都是在旅游业大发展的形势下产生的,而这样非常容易出现将文化遗产当做商品的倾向,一旦这种倾向产生,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就会遭到破坏,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 遗产重建、恢复,要遵守“真实性”原则

保护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的责任,这是否意味着专家们反对文物重建呢?

英国原考古委员会主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顾问亨利·克里尔说,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想要把重建和恢复的概念准确地区别开非常难,但无论是重建还是恢复,都必须以“真实性”为原则。

“整旧如旧”是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的观点,也是现在各地在文物保护上惯用的一种方法,但也有专家指出,现在一些地方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往往把“整旧如旧”理解成了以假乱真,仅仅追求形似。

郭旃说,他虽然不赞同对文物遗迹进行复建,因为如果遗迹消失了,即使重新建出来,也只能是个赝品,已经消失的历史建筑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真正复原的。但现实情况是,为了便于让公众对一些大的遗迹整体布局有所了解,对其中一些消失的遗迹进行复原似乎还很有必要。

“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氛围中,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对遗迹进行某种形式的恢复。”听得出,对文物复建的问题,郭旃的内心其实很纠结。

对此,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说,自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首批《世界遗产名录》以来,世界遗产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走过了一条艰辛而辉煌的道路,各遗产地的同仁都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但在工作实践中,大家也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复建问题。由于文化遗产所处地域不同、建筑材质不同、建设年代不同等等,复建问题一直是个重要的话题。

3 面对文化遗产,要怀着谦卑、敬畏之心

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郭旃认为,在文化遗址的保护上,国内外一些做法或许值得借鉴,比如英国会在一些遗迹上遍植绿草,然后做指示牌等,供游客了解遗址情况。

而国内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是20世纪50年代天安门广场观礼台的建设。当时,为满足国庆等大型活动的需要,国家决定在天安门城楼两边修建观礼台。当时,有人主张观礼台和故宫配套,盖上琉璃瓦等,但设计师最后的方案是:高度不超过天安门的红墙,颜色与城楼浑然一体,餐厅、休息室、医疗室全部隐藏在观礼台之下。“观礼台的功能就是在需要时供来宾观礼用,不需要时则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样才能不破坏天安门的整体景观。”

郭旃说,这些做法其实都体现了一种观念,在面对文化遗产时,无论是文物保护工作者还是设计师,要始终怀着一颗谦卑、敬畏之心,不要过多地让新的理念或个人的意愿破坏遗迹本来的面貌,要最大限度地对文物本体进行保护,比如运用一些智能展示的手法等。

七一党旗红 文化润社区
笔端寄思,传承文脉——洛龙区书协参与龙门石窟白园清明祭贤活动
洛龙区书协“洛艺生辉 福送万家”义写春联送祝福活动(五)
“龙门石窟文化艺术进校园暨图书捐赠仪式”在洛阳市第十一高级中学举行
守望——宋新喜龙门石窟造像绘画艺术展12月25日在洛阳开幕
展讯丨“纪念龙门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周年” 守望——宋新喜龙门石窟造像绘画艺术展
大家的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25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