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您的位置:洛阳站洛阳动态正文
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1)
佚名    2010年08月11日    浩学历史网    浏览数:472
中国的儒学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不了解儒家学说的历史演变,是很难做到客观地评价儒家学说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展望其未来发展的。

如果对儒家学说的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进行综合的宏观考察,我认为中国儒学有四个比较明显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当然,如果要细分的话,在这四个发展阶段的每一个阶段中,也还是可以再分出若干个小的发展阶段来的。此又当别论。

一、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

儒出身于,又以教育和培养君子)为己任。也。孟子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士出来任职做官,为社会服务,就好像农夫从事耕作一样,是他的职业。荀子在讲到社会分工时,也把归于以仁厚知能尽官职(《荀子·荣辱》)的一类人。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原始儒家学说也可以说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官吏的学说,是的文化。

   子贡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谓之士矣的问题,即怎样做才称得上。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这句答话中,既表明了的官吏身分,同时也指出了作为一名的最基本条件和责任:一是要行己有耻,即要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国君所交给的任务。前者是对士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后者则是对士的实际办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这两方面的统一,则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荀子写了一篇题为《儒效》的文章,其中对于儒者的形象和社会作用是这样来描写的: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美俗就要不断修身,提高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美政则要善调一天下,为社会制订各种礼仪规范、政法制度等,以安定社会秩序和富裕百姓生活。

基于以上对于君子的基本社会使命的分析,可以说原始儒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的修身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而且,从孔子、孟子到荀子,他们所提出的各种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都是十分具体的、为人处世中践行的规范和原则,而不是一般的抽象的形上学原理。

人们称孔子之学为仁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孔子是把作为士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的。如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论语》一书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回答弟子们问的言论,其内容都是实行行为中所要遵循的各种具体规范和原则。如:

答樊迟问仁,一则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一则曰:爱人(《颜渊》)。

答颜渊问仁,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

答仲弓问仁,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答司马牛问仁,曰:仁者其言也讱。(《颜渊》)

答子张问仁,曰: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阳货》)

再如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阳货》)刚、毅、木、讷,近仁。(《宪问》)以及有子说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等等,无一不是具体实践行为中遵守的规范原则。

   《论语》一书中也还记载着许多条孔子答问为政的言论,同样也都是十分具体实践行为中遵守的规范原则。如:

   答子贡问政,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

   答齐景公问政,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责任编辑:河洛学苑

“隋唐大运河文化进校园暨图书捐赠仪式”在洛阳师范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举行
“探索台前幕后 传承古都文化” 伊川县实验小学开展历史文化主题研学活动
武汉——为什么叫“武汉”?
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两部门:对破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责任主体加大处罚力度
陕西:以旅游演艺精品激活历史文化
大家的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24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