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遍红牡丹......”6月10日,当这首“豫味儿”浓厚的民歌,以多声部合唱的形式响彻台北桃园县平镇市演艺中心大厅时,台下的听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掌声是对来自牡丹之乡的洛阳洛神女子合唱团精彩演出的最高褒奖。6月28日,从河南省音乐协会传回喜讯:在刚刚结束的2010台湾“阿里山杯”音乐舞蹈服饰艺术大赛上,第一次走进宝岛的这支洛阳民间合唱团艺压群芳,一举捧得大赛最高奖大金奖。
由台湾音乐舞蹈艺术家协会、世界华人音乐舞蹈艺术总会等机构联合举办的“阿里山杯”音乐舞蹈服饰艺术大赛,在全球华人音乐爱好者中有着广泛影响,大赛旨在通过比赛的形式,推动两岸民众文化交流,共同维系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组建于1999年的洛神女子合唱团是一支活跃在河洛大地的民间合唱团,平均年龄45岁的团员有的来自科研院所,有的供职于大中型企业。这些音乐爱好者每周都要集中合练一两次,十余年间风雨无阻。28日,已回到洛阳的合唱团指挥、市音协秘书长陈培元接受采访时说,《茉莉花》、《四季春雨》、《半个月亮》、《编花篮》等歌曲都是团里的保留曲目,团员们达到了准专业水平。
今年1月,在获悉“阿里山杯”大赛的参赛信息后,河南省合唱协会首先想到了洛神女子合唱团——让这支曾夺得大河风合唱节金奖的队伍出征,一定能为河南争光。
为了唱出河南的厚重、唱出牡丹之乡的风采,洛神女子合唱团精心选择了两首歌:五声部合唱《编花篮》和六声部无伴奏合唱《采薇》。团长张新宇说,一首是河南民歌,蕴含着牡丹元素;一首改编自《诗经》,意韵深远余味无穷。
6月10日,大赛在台北拉开帷幕。身着绣有牡丹花图案传统中式服装的36名洛神女子合唱团团员刚一亮相,便赢得满堂彩。浓浓的河洛乡音,娴熟自如的演唱技法,落落大方的舞台风采,使洛神合唱团在参赛的大连、厦门、沈阳等城市代表队中脱颖而出,最终捧得金光闪闪的大金奖奖杯。
据了解,河南省是第一次参加台湾“阿里山杯”音乐舞蹈服饰艺术大赛,而洛神女子合唱团则是洛阳第一支走进宝岛的民间合唱团。在台湾的日子里,她们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许多台湾民众说,过去我们只是从课本上了解洛阳、知道成语“洛阳纸贵”,今天,我们从你们身上看到了洛阳的美丽和文化的源远流长。
责任编辑:洛阳艺术
暂无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