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国色 · 九歌”王昆峰影像艺术展(巡展 · 洛阳)暨同名画册首发仪式在洛阳博物馆举行。这也是该艺术展继今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专题展览、7月在河南省文联艺术馆举行汇报展后,首次全系列回到洛阳进行展出。
此次展览由河南省文联、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摄影出版社主办,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洛阳市文联、洛阳博物馆承办。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副主席李明,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高扬,洛阳市政协主席孙延文、副主席赵振峰,洛阳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中心主任贾洪涛,洛阳市文联党组书记柴洪涛,洛阳博物馆副馆长梁淑群,河南省摄协副主席、洛阳市摄协主席高均海以及来自我市摄影、媒体、高校等各界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活动开幕式。
“这40多年来,我选择了一个重点拍摄题材,那就是牡丹。拍就要拍到极致。”王昆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牡丹影像创作,传播牡丹文化,四十多年来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摄影艺术提升。他的作品拍摄手法丰富、艺术风格多元,是展示牡丹风姿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播牡丹人文内涵的独特媒介。
“我1952年出生在河南延津县,但大半辈子都在洛阳工作、生活,洛阳是我的第二故乡。”王昆峰说,自己第一次拍牡丹是在1979年,当时用的是黑白胶卷,自此便与牡丹结了缘。
在王昆峰看来,牡丹不仅是洛阳的一张名片,也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坐标和文化图腾。从黑白胶卷、彩色胶卷到高端数码相机,再到大画幅宝丽来;从全景到特写,再到微距抽象、超写实摄影;从花苞到盛放,再到凋零……牡丹这朵花,王昆峰一拍就是45年。
此次国色·九歌——王昆峰影像艺术展,展出近80幅以洛阳牡丹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分为“花语”“花容”“花魂”“花姿”“花梦”“花咏”6个系列。各个系列呈现形态不同,内在联系紧密,以大尺幅、高像素、精制作、重学术为特色,呈现出牡丹不同阶段的风姿和傲骨,展示了牡丹别样的生命历程。
提到牡丹人们大多会想到雍容华贵,王昆峰则期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人们感受到牡丹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即便是凋零的花朵,在他的镜头中也仿佛经历了涅槃,获得了新生。作品通过高品质的影像,细腻刻画出干枯花瓣和叶脉的别样质地,用一种特殊的视角展现出牡丹的婀娜与柔韧。无论是“照地初开锦绣段”,还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牡丹都是美的。
王昆峰通过独特的创意、多元的视角、一流的技术,让牡丹之美在结构、色彩、层次之中多视角呈现,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花卉影像视觉语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治学三境界”。王昆峰认为自己在拍摄过程中,也经历了这样的历程。他说:“一开始是在牡丹自然开放的时节拍摄,后来拍牡丹我就不再被动等待季节、等待花开,工作室中干枯凋零的牡丹也是拍摄对象,尝试在每一种生命的状态中创造性地认知美。”如今则是通过花开花落的表象,讴歌牡丹的魂魄与生命力量,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哲思。
“举办展览的过程,也是对自己作品重新思考的过程,展览本身也是一种再创作。拍好牡丹是我一生的课题,我会继续探索,一直走下去。”王昆峰说。
目前,国色·九歌——王昆峰影像艺术展正在洛阳博物馆一楼西侧展厅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4月30日,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往参观,通过影像艺术感受洛阳牡丹的国色天香,感知花的精神、风骨与魂魄。
暂无相关评论!